无痕迹心理咨询的技术特点
——在爸妈在线深圳高峰论坛的演讲
(2009年7月22日)
丰 柯
令人难堪的引子——地震灾区:防火防盗防心理专家
我们每个心理咨询师都不会忘记: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几千名心理咨询师赶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心理危机干预。但后来那里却传出了一句令我们汗颜的流行语“防火,防盗,防心理专家!”我们听后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了什么?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有位从灾区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道出真情,她当时什么咨询技术都没有用,只是紧紧地抱着全身冰冷的孩子,用自己的体温将她重新温暖!这就是最深的共情!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无痕迹咨询技术的探索。
无痕迹心理咨询六大要义
1、没有“精神垃圾” ,只有“精神养料”。
2、关爱生命,生命实现大于自我实现。
3、关系胜过良药,位置高于价值。
4、巧借大智慧,润物细无声。
5、去专家化,非指导性,无患者原则。
6、真实表达、真诚交流、真情展现。
无痕迹心理咨询并非空穴来风
30年前,我国著名心理治疗师钟友彬在临床中独创的认识领悟疗法,强调人的主观认识和悟性,突破了神经症的治疗机制,弱化了药物治疗作用,强调了学习和实践,采取了直接会面交谈60-90分钟的方法(注意:不是用药物),让来访者认识到他们的性病态是“由于幼年的恐惧体验在成人身上再现出来,或用幼年的方式来对付成年人的心理困难或解决成年人的性欲。”(见钟友彬《心理分析》240页)。
我们从荣格的自性化,到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再到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我们可以看到无痕迹心理咨询技术的端倪。
*讲:没有“精神垃圾”,只有“精神养料”
强调没有“精神垃圾”,只有“精神养料”,旨在解放心理咨询师的思想,增强其成就感、荣耀感和神圣感,避免其职业失落感、倦怠感和枯竭感,保护了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
精神垃圾的由来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一开始就希望将精神分析建构成为一门致力于心理疾病治疗的医学专科,成为治疗心理失常的一种方法。100多年来,这样一种“正统”思路的变态心理学,关注的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见不了人的东西,特别是性的压抑,变态的情感,恋母弑父情结等,这些都被人们视为了“精神垃圾”。
“精神垃圾”让我们背上沉重包袱 一、心理学“因此成为一门丢失了主题(即灵魂)的科学:它关心结构、反射构造、本能。但不关心人类最独特的现象:爱、理性、良知、价值。”[i] 二 、心理咨询师视来访者为精神病或神经症患者,满眼皆心理病人。三、社会上把心理咨询师误认为是心理医生。 四、心理咨询师把自己看成是精神垃圾桶。[i] ﹝美﹞埃•弗洛姆著 孙向晨译《精神分析与宗教》[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 8、9页。
捍卫生命之根,根深才能叶茂 当我们换个角度重新审视潜意识,就可以看到,人的潜意识实质上既是隐私,又是潜能,它在阴暗中,如同植物的根系深埋在土壤中,它自主地有规律地静静地沉睡——苏醒,苏醒——沉睡。沉睡着,默默地滋养着灵魂;苏醒着,必然激发出潜能。这就是生命自然生成过程,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并独自拥有的。潜意识不仅起着培植生命之根的作用,还起着形成和稳定人格的作用。根深才能叶茂。潜意识是每个人成长中自然形成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我们要像尊重人格一样尊重它,不能轻易触摸和暴露,更不能否定和窥究的。为此各国法律都强调了保护人的隐私权。
让心理咨询师从精神垃圾阴影中解脱 倘若我们能够公允地以“精神养料”来认识潜意识,不再把它看成是所谓的“精神垃圾”,那么,就会让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具有了愉悦感、神圣感和成就感,就会有效避免了职业倦怠和枯竭感的发生,彻底把心理咨询师从“精神垃圾”阴影下解脱出来。
小结:我们是精神养料的培育器 许多心理咨询师把自己当成精神垃圾桶,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有些人还由此产生了职业失落、倦怠和枯竭感。因此我们需要大声呼吁:心理咨询师不是被动无助的“精神垃圾桶”,而是具有环保功能的“精神养料培育器”。所谓具有环保功能,就是有完善的督导和小组转化机制,变“废”为宝,既滋养了来访者的灵魂,也维护了心理咨询师本身的心理健康。
第二讲 生命实现大于自我实现
爸妈在线的宗旨:关爱生命,和谐生活,快乐人生,回归自然。当我们切实地关爱和尊重生命,就会将生命实现看得高于自我实现,就会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平等、安全和接纳的咨询环境,加强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相互信任、真诚交流和自然成长。因为这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人际沟通为什么总是很难?心理专家研究认为:人际关系为什么需要沟通,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同,背景不同就会有障碍,那么就需要沟通。但是实践中这种以人划界的沟通是非常难的,往往是越沟通越不通。人际交往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回归自然:去掉背景 ,障碍解除,平等交流,无需沟通。
生命的过程在于交流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水,叫生命泉。老子说:“上善若水”,指的就是生命泉,也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浩然”现在泛指浩大,在当时指大水浩瀚,孟子以水喻气,隐隐指出那气是水,是生命泉:“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讲人性的善本是天生,就像水往下流,一点地势就会使它流来流去。人的交流如水汇拢,就会力量倍增。因此,交流就是人生*的力量。
交流就是一问一答 生命在一呼一吸中,生活在一问一答中。真理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提问和回答,不断地交流与合作而逐一获得的。人也是在这种循环地一问一答活动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有道德的主体。和谐也由此自然而生。
心理咨询工作就是一问一答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在一问一答中去完成,因此,问话就成了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技术和艺术。
1、不问“为什么”,要问“是什么”。
2、不问多项选择,只问一种感觉。
3、不急求结果,耐心等回答。
4、不问假设句,不作如果说。
5、不用反问句,避免指责语。
6、不用解释句,无须谈看法。
这些问话方式和技巧推及到所有的人际交往中也是可以借鉴的。
用“我”字开头说话而人际融通 我们的根本压力都在人际交往中,天灾人祸,还是人祸为主。 “人挪活,树挪死”。面对纷繁的人生困苦局面,进行选择就有了交流,也就减轻了人生道路上的压力。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有效的表达是以*人称“我”字开头的句子:“我觉得……”。只谈你自己的感受,:“我觉得很开心”,这样即给了对方表达自身感受的机会,也让彼此交流很舒适融洽。这样的表达也是心理咨询师运用无痕迹心理咨询技术的基本功。
人际融通才可能减压 “人挪活,树挪死”。责任是人类存在中最重要的东西,能够面对纷繁的人生困苦局面,进行选择就有了交流,交流带来融通,也就减轻了人生道路上的压力。
“每个人都有他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那条路,总是想走别人的路。” ——[奥]托马斯•伯恩哈德
小结:人际平等交流,自然和谐相处。与人交流的六个不要:不要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不要替天行道违背自然,不要强人所难唯我独尊,不要不懂装懂自吹自擂,不要自欺欺人违背良心,不要妄自菲薄看低自己。
第三讲:关系赛过良药 位置高于价值
心理咨询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说到底就是关注和调适来访者的关系,令来访者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到自己的生命位置,从而缓解压力、舒畅情绪,愉悦健康。心理咨询师应该朝着关系调理大师的方向努力。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 。揭示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心理咨询行业的本质,恰恰是需要密切关注人在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带来的对灵魂乃至对体能的影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扭曲的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却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i] 《关于弗尔巴哈的提纲》《马恩选集*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年6月第2版第56页
关系研究在西方心理学占有首要位置 西方许多心理大师也看到了“人与人关系 ”之重要,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派把儿童期客体与自体关系的研究成果奉为精神分析的 “圣经”。荣格则从集体无意识中揣摩到了承载文化渊源传承关系的神圣性和神秘性。伯恩的人际相互作用分析TA技术注重人际关系的细微变化。而海灵格从家族关系的尊长大小排序中所显示的位置错乱,找到了神经系统紊乱的原因。他把一个人在家庭的位置所表现出的关系远远看得高于道德层面的价值观。
*“和为贵”讲求人的关系序列顺畅 《易经》系辞(上卷)记载:“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记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来访者大多来咨询,一般遇到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如亲子间、夫妻间、子女间、婆媳间、师生间、恋人间、上下级间、人际交往间等等,如果关系的极度扭曲、序列混乱和恶化,长期下来,势必造成自主神经系统中五脏六腑等器官的功能疲惫或紊乱,睡眠饮食方面都会自觉不适。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改进的*方法,在于训练他们更合作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合作也是我们拥有的防止精神病倾向发展的*保障”。
无痕迹咨询就是建立和培养良好关系 无痕迹心理咨询技术不仅自始至终看重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起平等对话的良好咨询关系,而且还对来访者的各种关系作为咨询中的重中之重来考量和关注,以此培养起一种充分信赖的关系。来访者从心理咨询师这里找到了关系建立的新的起点和力量,也就从内在系统逐渐愈合心灵的伤痛。
无患者原则:摆正心理咨询师的位置 提出无患者原则,在于避免咨询师摆错自己的位置,从而不会用医患的不平等关系取代与来访者的平等对话关系。这是一种对咨询师的设置限制,更是心理咨询得以健康进行的保障。有了这个原则做铺垫,即刻拆除了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相互防范阻抗的心理,使心理咨询过程更加流畅和人性化。
价值和位置,位置高于价值 在海灵格家庭排列的语言里,经常提到的就是“位置”而很少提到“价值”。在他看来,没有位置的人,是不可能活出所谓的价值。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也是在找自己的位置。人来到这个世界,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在妈妈心中的位置,在爸爸心中的位置。在孩子心中根本不懂得的什么价值,但他绝对懂得自己在家中的位置,一个成长的空间。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个位置,有了位置,孩子心里就会充满安全感,有了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成长中的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认知理性是产生焦虑的根源 如果关系尚未很好建立起来时,咨询师就开始对来访者进行主观地评判说理引导或者治疗,来访者就会在焦虑里再次产生焦虑,在抑郁中再次产
生抑郁。因为,“认知理性是产生焦虑的根源”,“焦虑是产生于理性而脱离了理性的轨道的情绪。”[i]同样,如果来访者没有认清周围人际关系及其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只在负性情绪中纠缠不休兜圈子,也是很难出现比较令人满意的咨询效果的。 [i] 胡纪泽著《*人的焦虑——一次文化突围的尝试》[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第37页。
小结:良好咨询关系消除阻抗 标准为心理咨询师真正把来访者 “看成是一个有着无限的自我价值的个人”,“心满意足地在双方关系中提供一种氛围,允许来访者在*程度上自由地成为他自己。”[i]这样的话,来访者的所谓阻抗和防御机制就消除,敞开心扉开始滔滔不绝……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关系中找回自己的位置,就会更加主动地进入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中,寻找关系的立足点,从而使自己有了完整的自在,自然,自如和自信。i] ﹝美﹞卡尔• R•罗杰斯著 杨广学 尤娜 潘福勤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71、172页。
第四讲:借力大智慧,润物细无声
有人说,心理咨询的*境界乃是没有痕迹。无痕迹心理咨询技术看似无痕,但它的背后却都是在乘自然之势,巧妙地借用了咨询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自然和谐之力、文化艺术之力、情感交流之力以及真情展现之力。借力大智慧,“润物细无声”。当我们的使心理咨询过程成为人与人共同创造的心灵动感艺术,自然玉成而无需雕琢。
巧借自然和谐之力 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者统一于劳动、统一于实践。我们在重视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应当特别重视自然界作为生命和健康摇篮的价值、作为审美对象的价值、作为文化根基的价值、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价值、作为愉悦身心的休闲价值。将自然界的多元价值相互综合,可以避免由于过度突出经济价值而恶化的生态危机。环境的破坏使人面对生态家园的失落,伦理道德的滞后又使人面临精神家园的失落。人们越来越“失魂落魄”式地生活在“无根的世界”。
自然和谐的魅力 作者:王极冰
大自然的一切,
是那么的和谐。
我看着花儿的美丽,
我仰视松柏的苍劲。
随手拾起一片落叶,
感叹生命的沉寂。
嗅一嗅玫瑰的香气,
赞叹人间的爱意。
轻轻地在草地上踱步,
生怕脚步的沉重摧残了草儿的生命。
用青春的歌喉与小鸟一起歌唱,
咏赞自然的美丽无比。
小孩子跳跃着在花园里玩耍,
老人们舞着长剑英姿飒爽。
在欢乐的氛围中,
我尽自己的所能,
用赞美诗讴歌人类的和平!
巧借*文化的博大亲和之力 *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无痕迹心理咨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文字象形会意,*宗教处处禅意,*艺术潇洒飘逸,*哲学接近生活。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看到“生”字是牛和一的组合,象征人的一生就是像牛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活是水和舌头的组合,象征生命的过程如流水般,要即时地多说话和人交朋友,才能活得自在。烦字是火烧额头焦虑难当,顺字是如水流下焦虑减低……还有许多成语故事、典故、俗语等等,以及儒家提倡的伦理美德,这些,都可以在无痕迹咨询中不露声色地巧借而呈现出来。
巧借人本关怀传递大爱之力 荣格认为,“一位好的心理分析家所能做到的,仅仅是创造一种能够促进自性化过程的环境,并且以其所能表现的耐心和同情在旁守望。”[i]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也强调了类似的理念:“如果我能够提供某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当事人就会发现他自身的潜能,运用这种关系来促进发展,变化和个人成长的过程就会自然地展开。”“人的本性发展越充分,人就可以越发信任”。[ii]
[i] 申荷永著.《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78页、79页。 [ii] ﹝美﹞卡尔• R•罗杰斯著 杨广学 尤娜 潘福勤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导言第1页。
第四讲:启动自我体验
真实表达、真诚交流、真情展现 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美国的许多社区大力推广会心团体,这个团体与众不同的是“去专家化和非指导性”。他认为,在一个彼此尊重、彼此以诚相待,大家感同身受、相互了解的环境下学习时,“自我实现”的动力就会出现,促进个人的成长[i]。无论个体咨询,还是团体咨询中,无论心理咨询师,还是来访者,或者小组成员,都能说“真我”,就会自然涌现并传递着无限爱的能量。
[i] ﹝美﹞卡尔••R••罗杰斯著 张宝蕊译《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9、30、31页。
我们借鉴会心团体的经验,连续几年在珠海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中推广的小组专业督导,特别是去年10月起在珠海几所*校园开展的*生生命意义探索活动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并做了如下改进:咨询师在会心团体小组里只是陪伴员,更加体现了去专家化非指导性。只说自己的事情和展现自己的情感,真实表达、真诚交流和真情展现 ,真正体现了小组的安全、温馨、成长!
某*生:“留恋我们一起的成长。” 会心小组成员通过20次左右的小组体验,从内到外都得到了成长。在小组结束时,大多成员表现出依恋不舍的心情,有位*生在小组告别后深夜给咨询师发来情意绵绵的信息:“一个学期以来,真的感谢你们了!老实说我刚开始的时候是抱着一种玩耍的心态来参加这个活动,但是后来我慢慢地发现我对你们都有种很强烈的信赖,甚至是一种依赖……我以前是从来没有对人敞开我的心扉的,但是这个心理团体做到了。我现在发现我回到宿舍后,我越来越留恋这个团体,留恋大家,留恋我们一起的成长。”
无痕迹心理咨询的真谛和魅力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下》——人*的弊病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以“人师”的傲态自居。那么,心理咨询师是不是应该把“师”字上那一横去掉,让自己“帅”真起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与其他人相处共事,就应多多请教,以师相尊。因此,我们心理咨询师无论在个体咨询还是团体咨询中,当你已经能够把每个来访者或参与者都当成“我师”,从心底里欢呼“来访者是伟大的!”那么,奇迹就会在顷刻间发生!这是无痕迹心理咨询技术的真谛,也是无痕迹心理咨询技术的魅力。
无痕迹心理咨询技术高级讲习班案例督导课程
时 间:2009年8月9日至16日(共七天)
地 点:爸妈在线珠海心理咨询师培训基地
师 资:该技术的创始人丰柯国际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主持,特邀精神分析专家、禅宗参话头-顿悟技术创始人张天布教授、人际交互关系分析(TA技术)国内*人周建南副教授做工作坊并进行现场督导(师资简介附后),三个工作坊有机连接,全方位提高*心理咨询师的执业素养和促进本土技术的运用。
研修人员:爸妈在线成员,限招30人。
详询爸妈在线网站及*健康心理体验网
联系人:余 霞 方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