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含义
申论考试是一种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能力的测试。作为公务员,需要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所认识和思考,并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考试通常提供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让考生进行分析和论述,以评估其处理公务员日常事务的潜能。
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丰富的常识,但并不特别倾向于某种专业知识。由于考生来自各个领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的材料通常具有普遍性和非专业性。
申论考试源于孔子所说的“申而论之”。字面上,“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指的是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最早出现在2000年的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专家学者的改进与完善,申论已成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
申论考试提供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并概括出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详细阐述和论证。这不仅测试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更侧重于考察考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深入理解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部分
申论考试是选拔录用*公务员的重要一环,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所提供的材料可能涉及广泛的主题,但试题通常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合理性。这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方式通常是可行的。
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申论时,需要仔细体会考试资料的字里行间所体现的考官的考查意图。很多考生因未能深入理解而失分。
申论测试除了所给出的材料部分外,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概括部分、方案部分和议论部分。从文体角度看,概括部分可能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多种形式,也可能综合多种文体形式;方案部分则是应用文写作;第三部分自然是议论文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申论测试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测试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公务员,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所给定的背景资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申论考试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测试,旨在选拔具备公务员所需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考生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这样的挑战。正因为申论测试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给了考生以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
申论测试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公务员考试命题不仅会与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还会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申论就是把事情说清楚,加于论证。公务员招录中申论就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热点和难度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对策。公务员招录中申论的实质--公务员的思维方式!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具备的智力素质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等。这是一名合格公务员要具备的素质能力,那么,我们在招录选拔公务员的时候,是不是要考查这名应试者是否具备这些能力?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初试科目,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考查的就是这五种能力,所以公务员招录选拔要考申论,而且非申论莫属。
通过给定材料,要求作答。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从本质上说,申论考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文字表达。那么何谓申论思维呢?简单的说,申论思维就是按照申论考试的要求对特定社会问题系统化的思考方式。其内容可以划分为对特定事实表现、原因和对策的思考。
整体上说,申论选题取舍主要有两个个基本依据:*,*政策走向;第二,社会热点问题。*个依据和第二个依据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政策一定是能够及时洞悉时代的发展变化的,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针对时代出现的普遍问题提出来的。这个文件出台以后,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所有公务员申论考试都选择了文化、道德、社会心态等作为考试的话题。据我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下半年以来,在考过的7次考试中,5次和文化道德相关。从国考到上海市考,从北京市考到江苏省考再到天津市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要押题,在这个人心不古,礼崩乐坏的时代,作为社会人,作为公民,我们关注世道民心义不容辞。除了文化体制改革外,去年中央提出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的口号也是针对党员干部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这些政策还多,大家要多读书看报看电视,申论考试的话题就在新闻里。
申论材料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形象的材料,包括新闻热点,社会调查,民众访谈等等;一种是抽象的材料包括家政策,国外经验教训,专家学者论述分析。在选取材料的时候,命题人会根据不同命题设计的难度和自己的习惯有所侧重。一般说,如果考试难度系数较高,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形象的材料很多,抽象材料很少,这样可以考察考生的加工推理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背景;一种是抽象材料特别多,这样可以考察考生的辨别能力。如果命题的难度系数低,抽象和形象材料比较适中,材料内容既不至于少到不够答题用,也不至于多到难以取舍。
为了让考生不至于完全不会答题,在设计材料的时候,会给一些材料直接抄,这类材料一般是那种比较抽象的材料。但是为了拉开分数差距,不可能全部都直接抄,一些材料需要归纳概括和抽象,还有有些需要推理分析。在设计材料的时候,命题人会把一些抽象的关键词剔出来,用一些比较形象的词替代;还有一些命题的时候会把关键句子删除,留下一些段落让考生将剩下的内容推理出来。如果想得到最保险的分数,抄到关键的材料就可以了,如果要得高分,一定要吃透材料内容,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内容。
材料布局方面,为了增加考试难度,一些命题会将材料的顺序故意打乱,将各种不同的材料交叉混合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在抄的时候需要考生对材料有全面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
申论命题在设计要考虑到阅卷的可操作性,在设计答案的时候尽量减轻阅卷的麻烦和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申论命题会将题目客观化,尤其是前面的小题目,很多基本点是固定的。客观的标准有三个:*是材料;第二是常识,第三是逻辑结构。把握住阅卷标准就把握住了基础和根本,大家可以尝试着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如何来设计阅卷标准。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