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注小孩学信息学奥赛的用户越来越多,小编整理了关于2008信息学奥赛初赛分数,保送清华、获NOI金牌的信息学教练: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走信息学竞赛的道路?,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对小、初、高的孩子分别的好处,信息学奥赛的误区,干货 | 家长必看信息学奥赛全攻略,一文就够??,供您参考
如果是*次学的话能靠92.5已经非常好了,我今年(提高组)才考了62.5,你的孩子很有潜力,已现在的水平开始学的话到了高中的时候报送个*是没问题的。。。
兴趣,驱动成长12月的NOIP一结束,很多学生发消息AFO(Away from OI,即远离信竞)。但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都只是抒发自己没能拿到高分的情绪。他们会在短暂调整后,继续钻研算法,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兴趣,是参与任何竞赛的前提,尤其是信息学竞赛。我从未见过哪个选手,能在毫无兴趣的前提下入围省队、冲刺NOI。没了兴趣,甚至拿联赛一等的可能性都很低。信竞的核心是算法,需要选手将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数学模型,设计完整而具体的逻辑解决框架,并最终用编程实现。选手对信竞的热爱,更多在于解决问题的快感。这点更像是做数学题。信竞的很多问题也与数学有紧密联系,例如图论实际属于离散数学,动态规划实际属于运筹学。实际上,优秀的信竞选手,通常都有不错的数学基础,无非更多在做数学应用,而非理论研究。有了兴趣的驱动,学生才可能在课下主动调试程序,自学新知识,与其他优秀的选手交流;到了后期,甚至会为了参加一场国外的比赛而熬到后半夜。逐渐地,这些学生在信竞赛场上的表现,大概率会优于他们同龄人。深度,决定高度今年拿到CSP-S一等的学生中,*是在算法五兴趣班,才刚刚开始接触图论。去年拿到CSP-S一等的,当时*也是在算法五兴趣班。其中还包括一些只在我们这里上课,没有校内教练指导的学生。对于大多数知识点而言,能够背诵经典代码,能够熟练应用经典模型,能够绕弯将问题转化为经典模型,以及能够解决多模型嵌套的问题……对应着完全不同的能力层次。举个例子,同样是学过动态规划01背包模型的学生,学得深的可以解决很多变形问题,而学得浅的实际连状态转移的原理也没弄明白。不幸的是,学生在初学时一旦成为了后者,如果再自以为“学过了”,那么这个学生就像是掉入了一个极深的陷阱,很难在信竞上继续进步。比赛现场图1 (源自:NOI官网)信竞的区分度,主要来自于选手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选手需要在限定时间内,设计并实现符合一定时空效率的算法。算法设计是*步,程序实现是第二步。程序本身对不对,主要影响选手有没有分;程序跑得快不快、稳定性好不好,则影响了选手究竟能得到多高的分数。我很反对让学生对着代码模板照抄。我更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属于自己的模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理解深度。而且在实际比赛中,命题人也会尽量规避所谓的“模板题”,以保证试题的区分度。总之,泛泛地接触一些知识,并不能让选手有更突出的比赛成绩,甚至有可能因为听说得太多,导致解题无从下手。能用较少的知识解决较多的问题,才是优秀选手应当具备的能力。挑战,创造可能同样是一道题,同样是应用刚刚讲解过的知识,只不过略有复杂,有的学生会直接放弃,有的则愿意花两三天去琢磨细节。虽然短时间并不一定能够比出这两类学生的成绩高低,但一段时间下来,后者通常优于前者。一些家长会问,达到什么程度需要刷多少题。这个问题实在是很难回答。因为做明白一两个略有挑战的题目,比刷100个可以轻松解决的题目,对学生本身的帮助是不一样的,而很多时候,前者的作用远大于后者。当然,题目本身也不宜过难,“跳一跳能够到”(即需要稍加思考、有一些挑战难度)的程度会更合适。比赛现场图2 (源自:NOI官网)在我自己还是竞赛选手的时候,时常会碰到一些需要自己研究很久的算法。研究清楚算法原理之后,有的还需要花不少时间来研究如何将程序写得既简练又准确。即便是在初学编程语言时,我也有过这种经历。所以,一个题目钻研好几天,一个题目做上好几遍,我个人都觉得是很正常的。我偶尔会有意将这种训练带给学生。例如去年春季的某个课后练习题,让某位蒋姓同学从5月31日一直做到了6月14日,而这位同学在最近的CSP-S和NOIP中,成绩都位列*生的。蒋同学洛谷做题部分记录截图我也相信这位同学和其他有如此品质的同学,会在未来创造出更多可能。压力,也是动力每年都会有一些信竞选手的比赛成绩是不如前一年的,其中也包括一些信竞高手。例如NOI2021*的虞皓翔,*就拿到了NOIP提高组一等,但*只拿到NOIP提高组二等;我的学弟周而进,*入围了NOI金牌,但高一却错失了NOIP提高组一等。竞赛成绩一定是有运气成分的,即便是实力极强的选手,难免也有重大失误。这时候,如何理性看待自己的比赛成绩,能否顺利走出比赛失利的阴影,是这类选手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平时实力不强,比赛发挥较好的选手,也同样需要客观认识自己的比赛表现。联赛、省选赛、NOI的难度构成在信竞中,从联赛普及组,到联赛提高组,再到冲刺省队,最终冲击*集训队,这之间无论是所需的知识面,还是问题剖析能力,都是指数级增长的。哪怕是代码编写能力,也需要大幅提升。实际上,对于大多数选手而言,即便后期加倍投入,成长所需的时间周期也明显长于前期。因此,真正能够坚持到到*的选手,总归是少数,这既需要相应的精力分配,也需要一份执着。竞赛是属于少数人的乐趣。数学竞赛、信息学竞赛等*竞赛皆是如此。选手,都能感受到更多信竞的乐趣,体会到更多算法的美妙,在竞赛道路上收获更多难忘的回忆!
NOIP是什么?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个重量级的“国字号”编程比赛:NOIP(*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是一项面向*青少年的信息学竞赛。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每年由*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笔试形式进行,复赛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同时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可以参加普及组的比赛;*、*、高中都可以参加提高组的比赛。这一个含金量十足的“国字号”编程大赛,给予了参赛者一个十足大的舞台。先不说在比赛成绩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光是让孩子参加比赛,去接触最前沿,也最被智能时代需要的科技,就已经让孩子受益匪浅了。参加NOIP,在NOIP中取得好成绩,将会为孩子的履历镀上一层金,让孩子的学业竞争力提升一个大的等级。 *生:*进入*名校的敲门砖为什么学习信息学奥赛课程?学信息学奥赛课程对孩子的升学和成长有什么样的帮助?这是大部分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了。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考,信息学奥赛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助力升学。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年*科技特长生招生方案中明确规定,信息学奥赛是其中参考的一项因素。因此,一些发达的城市,如广州、太原、北京等地区对信息学奥赛的学生都有相应的政策。 *生:*降分直升进入好高中同样,对*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以北京和杭州为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高级中等学校招收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招收体育、艺术、科技其中一类特长生的学校,招收全部三类特长生的学校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15%。具体如下:杭州对信息学奥赛很重视,可以说是*的*,杭州*科技特长生优惠政策学校:由此可见,信息学奥赛对*生升学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高中生:走自主招生,免高考或高考降分教育部规定了87所高校有自主招生的资格,只要获得了一定的奖项,就可以获取申请名校的资格。NOIP省市级二等奖,享有绝大部分的211、985高校自主招生降低20分的优惠政策。省级一等奖可享有将至一本线录取,或者降60分。*别的奖项含金量更高,可享有清北的录取,保送资格等等。高校自主招生对信息学竞赛的要求:虽然,近期教育部教育改革中,提到2021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加分,包括奥赛。但这里的加分是指高考可加分向高校投档,和高校自己制定的自主招生是不一样的。高校自己的自主招生加分面向对象是报考本校的考生。是学校自己的政策,因此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如果竞赛的学生高考目标不是个普通*的话,这种取消高考加分应该影响不大。对于学习信息学奥赛课程的学生来说,整个高中阶段,有8次高考加分的机会:高一有三次名校签约优惠机会:省一(二)一本降分20分或降至一本录取或直接保送;高二同样有三次;高三有两次机会。与国际接轨的赛事比赛成绩全世界认可出国留学国外认可此外,信息学奥赛不仅得到了国内高校的认可,同样在国外也是认可的。例如,美国的AP考试,也是包括计算机考试的。2015年,15岁的郭文景被美国哈佛*录取,正是因为她在信息学奥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NOIP如此吸引人那孩子要怎么做才能参加上这个大赛呢?NOIP学习内容有哪些?目前NOIP可以使用C、C++和Pascal三种编程语言,而2023年以后,NOIP比赛C和Pascal语言将不再可用,只剩下C++了。所以,想要让孩子备战NOIP,孩子必须学懂C++。不可否认的是,C++是一门难学的编程语言。C++课程中,需要学习组合数学、图论、基本算法、数据结构、搜索算法及数学建模等知识,这个可以加深孩子对数学的理解,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而这些又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物理、化学。在这种条件下锻炼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建模的能力、灵活运用算法的能力、编写代码且调试的能力都会十分迅速地提高。学懂C++,足以孩子成为全能高手,在其他科目学习中游刃有余。还没有编程基础的孩子,无法直接学习C++语言。孩子可以先通过一门Scratch课程,从最基础的编程意识开始培养,这也许会成为孩子踏入名校的*步。要想先人一步,天赋和兴趣都需要提前培养,才有可能以更高的编程实力去赢得更高薪的工作。
信息学奥赛是一个个性化的课程,它的目标性也很强。所以学好信息学奥赛有几个条件:一是学有余力二是孩子喜欢并且适合三是能够坚持并且肯于付出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关注周围的孩子在学什么,唯恐信息不灵让孩子落在人后。对于竞赛也一样,一些家长是因为听到或看到周围有人在学习竞赛,于是也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至于竞赛是什么、学什么、孩子是否适合学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可能不喜欢或者学习有困难,家长也在学与不学之间摇摆。结果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要么中途放弃,要么拿不到很好的成绩。所以,是否让孩子学习竞赛,一定要对竞赛、对课程有个清楚的了解,对孩子有个冷静地评估,并且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因为孩子差异很大,并不是学不了竞赛就没实力,他也可能写作文很出色、也可能跑百米很超常,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要给孩子选定正确的路线。那么,下面我们来一起聊聊信息学奥赛学习的误区。A、别人学,咱也学一些家长听到有的同学学习竞赛,*并没有拿到什么成绩或者在高考中并没有受益,或者政策上有什么调整,马上就动摇了决心,要放弃竞赛的学习。要知道,那个孩子和你的孩子是不同的,他的成功与失败都是有原因的。而你的孩子和他并不一样,怎么会有相同的结果呢?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取消了奥赛省级一等奖的保送,很多家长认为奥赛对升学已经没什么用了,所以放弃了学习很多年的竞赛。结果在2014年的自主招生中,各*对竞赛获奖的要求更具体、优惠幅度更大、机会更多了。只有那些坚持的学生在2014年、2015年获得了降分的机会,而那些有机会获奖但中途放弃的学生追悔莫及。所以,我们说学与不学都不能盲目。B、拿出几个月,实现个“一等奖”的小目标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心态,也是家长不了解竞赛并且对孩子的能力过度自信的一种表现。信息学竞赛和其他各科竞赛一样,考察内容大都是*程度的内容,而且*几万甚至更多的人参加竞赛,其难度远远高于高中阶段的任何考试。所以,一般来说,参加竞赛都必须做一个一年至三年的计划。以信息学奥赛来说,至少要10个月的时间才能保证参赛能力,如果要参加省选、国赛等高级别的赛事,需要更长的学习时间。这些时间除了上课,大部分是通过写题来消化课程内容。用几个月时间拿到一等奖不是没有,但这样的例子并不具有普遍性。对于绝大部分中学生来说,都不具备这样的天资和能力。如果你一定认为可以,那就要在具体的课程中去检验。如果课程进度神速,刷题成绩超高,或许可以。如果只是课程进度神速,刷题成绩一般或者较差,那说明你对孩子的能力估计高了,必须停止“大跃进”式的学习方法。想在几个月内拿到一等奖的家长,还有一个想法是怕耽误文化课学习,几个月拿个一等奖就全身而退,专心搞文化课。这种炒短线的成功率比股票都低。C、我孩子老聪明了,老师您快点讲现在家长大都上过*,有文化,这是好事。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一些有文化的家长对自己的文化和阅历很自信,所以对孩子学习的课程亲自安排,今天学什么内容,明天做什么习题,都作出很详细的计划,然后让老师去执行他的教学计划。而实际上,家长的主观性很强,作出的计划往往并不适合孩子的学习状况。因为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课程如何安排最有利,执教的老师最清楚。一个是老师的课程安排是基于多年的教学和竞赛经验得出的,二是学生实际的接受情况老师比家长更清楚。这样的家长一听说让自己的孩子在做练习,就觉得老师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就要求老师加快内容的进度。这样的结果,通常都会适得其反。孩子学了很多东西,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竞赛很难拿到理想的成绩。所以,如果你对授课老师有信心,就把孩子交给老师去安排,你的任务是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催促老师“快点讲”。D、有个集训,咱得去如今关于竞赛的各种集训很多,以信息学奥赛为例,就有“联赛集训”、“省选集训”、“冬令营”等等。集训大部分是短期课程,做一些专题的讲座。我们很多家长一听说那有集训,情绪就高涨,马上就报名参加。我见过一个假期参加过两到三个集训的。集训有没有必要参加呢?当然有!但是要看自己的当前能力是不是和集训课程相匹配。集训课程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听课的学生可能有国赛的铜奖选手,还有普及组二等奖的选手,结果怎样可想而知。所以,对集训课程要仔细甄别。通常集训课程都会预告课程内容,如果5-7天的课程要讲15种算法和数据结构知识,那建议您这样的课程可以pass掉。因为把半年的内容放到5天里讲,效果怎样就不必说了;如果5-7天的课程讲几个专题,是靠谱的,那你就要看这个内容是不是适合你的孩子。有些课程是针对省选或国赛的,其内容可能只适合国赛选手和省一里的高分选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完全听不懂。听不懂就只能去见见“大神”们励励志了。对于一些高分段的选手或者参加过国赛甚至拿到过奖牌的选手,集训课的效果会更好,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已经到了一定阶段,集训课能听得懂用得上。就像“降龙十八掌集训课”、“打狗棒集训课”、“武功基础集训课”,总得看看孩子练到什么程度了再选课,不能因为“降龙十八掌”是洪七公授课,就一定去先学降龙十八掌吧?E、没拿一等奖,不学了每年竞赛之后,都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孩子没拿一等奖,就很懊恼,愤然放弃竞赛的学习。实际上,孩子是否继续学习竞赛,并不能依据一次竞赛的成绩而定,要分析一下竞赛没有拿到一等奖的原因。有的孩子学了3、4个月,*次参加提高组竞赛,如果拿到二等奖,其实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成绩。3-4个月能拿到一等奖的只是极少数的学生。因为在一个年度的竞赛里,参赛的学生有的已经打过国赛,有的上一年度已经拿到了一等奖或二等奖,他们学习的时间可能有2年、3年或者更长。你和这样一批选手竞争,拿到一等奖是你的实力和幸运,拿到二等奖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如果想胜出这些选手,除非你有过人的智力和过人的勤奋,否则可能性并不大,除非这一年度往年的选手都弃赛了。一般来说,对于高中生而言,我们建议省赛一等奖至少要做10个月到一年的计划,拿一等奖才是现实的。如果*或高一拿到二等,到了次年的竞赛,拿省一是很有把握的,如果孩子综合条件不错,高二应该有实力竞争省选。所以,一方面是坚持学习,另一方面是把高年级的强手考退役,你的机会自然就来了。当然,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没有信心和计划冲击次年的竞赛,那弃赛也总比三天打鱼两天筛网要好,毕竟高中的时间很宝贵。F、拿出这么多时间学竞赛,太心疼了一切付出都是有回报的。学习竞赛要占据一定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和精力,这是需要规划和勇气的。尤其打到国赛阶段,很多同学都会阶段性的停课刷题。一些家长担心竞赛不成,文化课又不好,两头耽误。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但也要具体分析。1.如果文化课很紧张,平时的时间文化课补习安排的很满,成绩仍然很吃紧,那其实是不适合学竞赛的。这一类同学应该把精力好好放在文化课上;2.还有一类学生,文化课成绩不占优势,但学习也不很紧张,补课不多,那么家长应该清楚,他富裕的时间即使不学习竞赛,也不过是闲置了,还不如利用起来。3.再有一类学生,文化课成绩好,补课也不少,家长神经紧张生怕孩子的排名掉下来,所以有一点时间都会安排孩子学习。这样的学生,家长最应该好好取舍。所以说,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参加竞赛的目的短期是为了高考能够进入高于自己成绩的*,长期来说,到了*,竞赛获奖选手的路比其他同学要宽很多。当然就高考来说,有能力拼裸分上北大清华,也是一条出路。G、我孩子文化课老好了,不学那些没用的高考能拼裸分也是一条出路。我们知道,北大和清华高考录取分数奇高,一个考生裸分考入这两所院校十分难得。北大清华每年录取的考生,通过竞赛提前录取的、通过*营提前录取和降分的、通过自主招生降分的,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果单拼裸分,会有相当一批学生上不了北大清华。但是自主招生中各院校之所以愿意给竞赛生降分或*,是因为竞赛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要远远超过大部分裸分录取的学生,所以会有大批的学生愿意牺牲一部分文化课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拼裸分,适合两种学生。1.一种是学霸,裸分就能高出清华录取线30分。当然学霸要保证高考不失误。2.另一种是“学渣”,咋学也考不上一本院校。对于学霸和学渣之间的学生,竞赛是给自己上一道保险,也是让自己锦上添花。H、这次考试没考好,把竞赛停了这种想法,都是因为缺少规划。成绩好了,排名上来了,就来上一段竞赛课,成绩不好了马上把竞赛课停掉。如果成绩的确很吃力,确实应该停掉竞赛,毕竟文化课是主导。但成绩的波动也许和学习竞赛无关啊,比如冲劲没了,学习很松懈,比如谈恋爱了,心思散乱了,比如阶段性的学习瓶颈期到了等等。这些和学习竞赛并无关系,重要的是找出成绩下降的症结,再去好好调整。I、老师,下节课给孩子讲“图论”吧如果你是竞赛的专家,并且亲自给孩子上课或辅导,这种建议是靠谱的,如果只是觉得自己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安排孩子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进度,那一定要洗把脸冷静一下,可能你的要求很不靠谱。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家长,很想让孩子快点学快点出成绩,然后通过对课程的研究,给孩子做课程规划,规划的细致程度都可以自己上课了。其实,信息学竞赛是一个注重实践的课程,也就是学生最终要通过上机编程来表达自己对课程的理解。相关知识很重要,但学了就必须能够实际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我们见过的比较失败的例子是,学生在赛前短期内通过各种培训学习了大部分算法和数据结构知识,结果在竞赛中拿到很低的分数,而且丢了不该丢的分,是因为学了拿来用,用了就错,反倒不如那些按部就班学习和刷题的学生。所以,家长如果非专业(竞赛),一定不要做这种不靠谱的要求。J、参赛!参赛!信息学奥赛分几个阶段:一是省级联赛,包含普及组和提高组;二是省选,也就是*竞赛省内选拔;三是国赛;省级联赛是*赛事,同一张卷,同一时间考试,但奖项是在省内产生,也就是通过测算每个省会给定一等和二等的名额,获奖人是在省内竞争这些奖项。省选也是通过测算给定每个省的名额,然后省内通过考试竞争这些名额,入选的可以参加国赛。各省名额不同,少的3、4个,多的20几个;国赛是省选入选的选手参加,奖项分金牌、银牌、铜牌,是*各省的省队选手一起竞争。国赛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参赛选手除了省队队员,每个省还会分配一定的非正式参赛选手,这个是收费的。非正式选手不参与评奖,但会发成绩证书。关于国赛的非正式选手,每年都有很多人参与,虽然收费不菲,但家长也仍然很踊跃。非正式选手如果成绩达到相应奖牌的分数,其待遇和正式选手是一样的,也能够现场和*签约。但是是否以非正式选手的身份参赛,要参考自己的实力。如果已经正常获得省级一等奖,并且分数较高,但因为名额有限没有入选省队,或者往年已经参加过国赛当年没有进入省队,那么去参与一下可能有机会获得好成绩。但是如果在省内排名很低,竞赛又没有偶然性失误,其实是没有必要参加的。当然如果不差钱,又想去参与一下获得经验,也未尝不可。
近几年来,*竞赛中相对冷门的赛事——信息学奥赛,正在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更多青睐。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学奥赛?参加信息学奥赛有哪些好处?信息学奥赛都考些什么?可能很多家长对此仍然有很多疑问。现在猫叔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信息学奥赛到底是什么?信息学奥赛是*中学生*奥林匹克“五*科竞赛”中的一门,其他四个*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奥赛是由*认可的权威性比赛。信息学,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及其程序设计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问。信息学奥赛由*计算机学会主办,主要考察信息学,即编程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三级赛事:NOI的官方网站为 作为理科五*科竞赛之一,信息学的认可度和含金量极高,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有助于升学,无论是*、*、高考、海外留学,还是申请奖学金、保送研究生,获得信息学奥赛的好成绩都会有重要的助力作用。① 升学择优录取信息学奥赛获奖可以享受名牌*降分录取等优惠,*阶段参加NOIP获奖也可作为特长生被重点高中录取。② 参加自主招生省级奖项可以有资格参加多数重点*的自主招生。③ 名牌*保送获得NOI奖牌的选手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比如:2021年收到首封清华录取通知书的朱震霆,他因学编程获得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不仅享受到*波升学福利,还被*青年报重量级官方媒体点名。15岁少年温铠瑞从*开始学编程,*参加清华*信息体验营,因为成绩优异,签约清华,获得了高考加分60分。④ 当地学校录取分数线降低部分省市NOIP普及组和提高组其他名次可以享受当地学校降低分数线录取。⑤ 增强出国留学竞争力奥赛获奖对申请国外院校也大有帮助,国际竞赛获奖可国外**录取,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对计算机教育普遍重视,认为奥赛获奖学生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远远强于其他学生。所以信息学奥赛是帮助孩子圆名校之梦的一个较好选择。三、信息学奥赛对能力拓展和职业发展有何帮助?信息学竞赛能给孩子带来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巨大提升,学习竞赛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锻炼远比学到的知识重要。经过信息学竞赛锤炼的孩子,其思维的深度及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强,更具备在具体*钻研和探究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编程或许将成为像开车一样基本的技能,提前具备信息学知识和编程能力,可以更好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在*12类紧缺人才中,排在*位的就是“电子信息类”。当前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人才需求火爆,包括谷歌、阿里、百度、Facebook在内的巨头企业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先锋都在疯抢信息学人才,甚至开出百万年薪,而这种红利期还仅仅是刚开始。所以信息学奥赛不仅能提供一块不错的升学敲门砖,还可以对孩子整个人生轨迹产生积极影响。2021年初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课标,将信息学竞赛必学内容纳入了必修和选修的范畴,更是将“数据和计算”列为必修,提出了“学会一种编程语言”的要求,编程普遍进入高考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四、信息学奥赛现在的报考情况如何? 信息学奥赛当前最突出的现状为:由于信息学不是中学阶段的关键*,家长的认知率仍然不高,有些家长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所以竞赛参与人数相对少,且获奖比例较高,因此竞争相对不激烈。另外,信息学奥赛还有“比赛多、机会多”的特点,只要有一次考得好,就有机会获得高校“直接录取”、“降一本线录取”、“降分录取”等相关优惠政策。下面是八大名校在信息学奥赛方面的自招优惠政策。另外,信息学竞赛的报考情况在*各省份很不均衡。以*2021年NOIP提高组竞赛省一等奖分数线为例,浙江为375分,而河南只有275分,差距有一百分之巨。所以,对于信息学奥赛普及率较低的省份,学生的获奖机会也更高。五、信息学奥赛相比于其他竞赛有何优势?信息学相比于其他四门*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是难度。五*科竞赛中,数学和物理奥赛都太“难”,北京数学奥赛金牌教练汪老师曾表示:只有不到5%的学生适合学奥数,其很大程度是拼天赋;而物理则需要学生具备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而且动辄百万的报考人数也使难度攀升。化学和生物奥赛一定程度上是靠知识积累,由于专业就业较难,已日趋边缘化。信息学奥赛则相对容易一些,有*的数学基础就完全可以学习,而且学生基础水平相当,成绩不会有较大差别,所以越早接触信息学越容易出好成绩,而且只要肯下功夫,多半孩子都能拿奖。相比其他*,信息学是目前发挥个人潜力最广,发展空间*,专业选择面最全的课程。第二是竞争压力小。虽然近年来报考人数不断攀升,但与*数百万学习“奥数”的中*生相比,2021年*参加信息学奥赛的考生仅为15 万,形成强烈的反差。以辽宁省为例,数学奥赛每年5万人左右参加,而信息学奥赛报考人数只有不到3000人。由于参赛人数上差异大,信息学奥赛在部分省份获奖率甚至超数学奥赛十数倍。从中可以看出,NOIP信息学一等奖获奖人数在2021年就已接近一等奖总人数的三成。六、信息学奥赛的赛制和赛程是什么?信息学竞赛主要分为NOIP(*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分区联赛)、NOI(*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选拔赛、IOI(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这几个级别的比赛,竞赛的层级次序如图:NOIP虽然为信息学奥赛的*站,但其实优秀的获奖者已经有被名校录取的资格了。比如,今年有3个NOIP高于400分的*生被清华提前录取,十几个被北大提前录取(只要高考过一本线即可)。*范围内的NOI竞赛,除了省选选手,每个省也会分配一些非正式参赛选手,不参与评奖,但会发成绩证书,也能够现场和*签约。总体来看,签约有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另外,一些城市也会组织区级赛(如海淀区信息学奥赛)和市级赛(如北京市*生信息*普日),有志于在奥赛获奖的孩子可以提前感受考试。下图是信息学奥赛的竞赛时间表:由此可见,信息学奥赛有三个特点:比赛流程较长,前后持续两整年;赛事较多,层级不断提升;机会多,只要有一次发挥较好,就有机会享受*录取优惠。七、信息学奥赛考什么?信息学奥赛主要考的是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以及上机编程、调试程序的能力。其中对C++的掌握能力是核心,信息学奥赛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C++。具体来看,NOIP初试形式为笔试,侧重考察学生计算机和编程基础知识。复试形式为机考,侧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抽象能力、驾驭编程语言的能力及编程技巧、想象力和创造性。信息学考试的特点和魅力,在于每一次做题都是在“设计”,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测试和做答,每个问题都有实际意义。对于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其他科目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目前NOIP可以使用C、C++和Pascal三种编程语言,而2023年后,NOIP比赛中C和Pascal语言将不再可用,只能使用C++。所以,学信息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C++。八、哪些孩子适合学习信息学?如果没有竞赛这个前提,编程是谁都可以学的。但是如果是竞赛,肯定对学生有一定要求。首先需要对计算机感兴趣。兴趣是*的老师,沉浸其中的孩子总会坚持下去;再就是本来成绩较好、知识全面发展的学生更适合学习信息学。因为竞赛初衷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领域,因为信息学现在不属于学校教育的科目,如果文化课本身不好,很难花时间学习另一门新的*。有自控力的孩子也更适合。能坐得住,静下心来学习是重要基础,因为信息学学习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不是学习信息学的基石,但会是获奖的重要元素。九、应该怎样着手准备C++信息学奥赛?首先是何时开始学习及从什么学起的问题。*以下的孩子可以从Scratch学起,早点接触编程,培养对计算思维和编程的兴趣。5-6年级开始学习C++,这时相对复杂的数学和逻辑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且可以尝试参加NOIP普及组的竞赛,为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积累经验。由于获得*保送只有高一、高二才有机会,因此在*阶段一定要参加NOIP普及组并尽早参与到提高组比赛,以积累实战经验,如果*阶段竞赛获奖,也有助于进入重点高中。另外,有一些省份是允许*生同年同时参加普及组和提高组比赛。下图是准备信息学奥赛的时间节奏:根据历年获奖选手可以看出,*获奖的都是很早就开始学习编程的孩子,而且他们每年的排名都在慢慢地往前。十、如何报名参加信息学奥赛? 信息学奥赛没有年龄限制,也就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NOIP赛事。初赛一般都是以学校为单位通过指导教师报名(每年9月份开始报名),由指导教师汇总本校学校报名情况并提交给NOI各省特派员,若学校因故不能统一报名,家长可直接联系特派员报名(各省特派员的联络方式请见
如果以上内容没有帮到您,欢迎电话联系我们,或者联系在线客服咨询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