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汉语教师证书只是成为中文老师的*步
学习完IPA的课程已经3个月的时间了,考完试后的2个月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回来岗前学习的这一周觉得之前的IPA的基础已经所剩不多,只剩下些许的片段和回忆。
回来岗前的*天,我努力的回忆着IPA课程时老师所教授的语法知识、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和课堂上分享的教学经验,也慢慢的回头感受上课时、考试时的所学、所感。只是总是觉得缺失的部分很多,似乎起点已与零所差不多了。
不过,从零开始,谁说不是一件好事呢?
首先从语法来说
不管怎样,我还是个*人,也受过*语文的这么多年的教育,怎样的基础都不应该很难应付现在的基础语法,所以语法记忆对于自己来说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最难的部分是怎样可以把那些理所当然懂得的简单解释变得那么不理所当然。所以,对于岗前课程的语法知识学习,我*的心得是把心态放回*时代,将中文使用中“意”的部分重新拆分,变成可以用简单的、更为准确语言的文字来表述、解释,这个应该是外汉老师最基础的专业技能。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问题
对于IPA的学习,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考试的通过问题,所有的学习、掌握都是针对考试来进行的。于是对于通过考试,而不是一项专业技能,相对来说心态是有些怠惰,就算学的不精、掌握的不细,还可以只通过背诵来应对。
进入岗前后,我*的感觉就是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应付哪里的考试,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对教学方法掌握的思考,不同的背景、年龄、角色都需要不同的思考方法,语法是死的,教学方法却是活的。
如何用“变”的方式去解释、传授固定的语法,这个已经不是简单的、固定的学习或背诵可以掌握的,这需要自己去琢磨和思考。教学方法不是书本上的铅字、不是谁嘴巴里的金科玉律,是一条需要不停思考、琢磨、修整的路。
*是教学道具的问题
如上面的教学方法所述,既然教学方法是灵活的、多变的,根据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的,那么道具也是如此。没有一课、一种可以走遍天下的,也没办法面对所有的学生。教学道具与教学方法如此紧密联系,他们是教授语法知识的手段。
面对不同的阶层、角色、年龄,教学道具也许不需要如同教学方法如此多变,却如何在应用中可以与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在“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点,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岗前的一周,我终于开始以一个外汉老师的角色去体会在道具的准备中将它们分类,并且用对、用好。
结语
其实在岗前的体会还有很多,但是很抽象,没办法具体的一一说明。我想说的是,在这里、在这段时间,我学到的是一种思考的方法,并不是哪一个语法点、哪一段背诵、哪一堂课的台词。所有曾经在应付IPA考试时的怠惰、懒散、浮躁在这里一一鲜明,所有的问题、不足都具体化、实相化。
这不是在解决某一个没有学习扎实的问题,而是在学习一种态度,一个专业。在这里,我也要谢谢岗前老师在这一周的教诲,我也很期待下一个学习阶段的来临。相信自己可以在专业的能力上得到提升。
文章来源
上海汉语教师证书考务中心儒森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