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前夕,来自美国 南非 日本 波兰 几内亚 马里的友人们齐聚儒森汉语文化交流厅,大家一起猜灯谜、做游戏、吃汤圆,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元宵佳节。
我们也一起和外国友人们普及一下关于元宵节的文化知识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名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它是*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开始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个重要节日。
猜灯谜
说到猜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了,那时叫“隐语”,直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南宋时有人把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开始的,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元宵节的气氛才更热闹而温馨。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传统灯谜的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是*独创的文学艺术。
还记得诗人辛弃疾吗?他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当时就已经把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又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流传的也就越广。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可是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啦。大概是从宋代开始,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如果您能穿越到古代,会发现“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是这么说的:“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古代真正的情人节
元宵节是*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情人节,而不是有多数人以为的七夕哦。
元宵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节目,赏花灯,这个就要留到3月5号元宵节的晚上啦。IPA 4月6日平白班,4月12日周末班新开班,要做对外汉语教师的小伙伴们行动起来吧。